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的科学时代 >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完全是在考验干部的想象力!

第一百八十七章 完全是在考验干部的想象力!(1/2)

目录

“这些地的小麦亩产量大约有多少,刘管家,你知道吗?”余华看着车窗外的金色海洋,轻声询问道。

对于农业领域的事情,余华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,身为川省人的最熟悉稻谷,而非小麦,    他有些好奇民国时期的小麦亩产量。

“水浇地估摸着能有一百七八十斤,半沙地能有个一百二十斤就不错了,至于旱地,能有一百斤顶天,大多数时候八十斤左右,外面这些地应该是水浇地,    看样子一百八十斤是没问题的。”刘微听到余华的问题,    思索一番,脑海里翻找出相关记忆,缓缓说道。

“只有八十斤到一百八十斤的产量区间?!”对于这个产量数据,余华显得有些意外,倒不是质疑数据,而是惊讶于小麦亩产如此之少的情况。

少。

实在是太少了。

上好水浇地,亩产最高只有90公斤,旱地亩产量则低到区区40公斤,忙活大半年下来的收获,还不够填饱肚皮,就算北方地区的小麦可以一年两种,年产量也只有180公斤-80公斤区间。

少得可怜。

难怪,这些年稍不注意就会闹饥荒。

尽管知道民国时期的粮食产量很低,但得到确切产量数据后的余华,    真的完全没想到小麦产量会低到这种程度。

根据曾经看过的一片知乎讨论文章,后世超级小麦亩产量高达600公斤,    余华最熟悉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量已经超过1000公斤级别。

超级杂交稻暂且不谈,    光是超级小麦和当前小麦产量对比,    差距达到倍——15倍。

当然,这里计量单位需要注意一下,民国的斤和后世的斤同为500克,不过,前者一斤为16两,每两克,后者一斤为10两,每两50克。

斤的单位相同,两的单位不同。

“这是很正常的,你一直在课堂上,没有到田间地头来,若是年年能遇上这样的好年景,很多农民百姓也不至于背井离乡,我们的人民苦啊,别看地里产了一百八十斤粮食,自耕农要公粮和地方上的各种苛捐杂税,半自耕农要交租地部分的一半,贫农每年耕种只得收获一半,甚至三成,180斤小麦,到手能有50斤就算烧高香,而且,还要扣除麦种。”

看着余华深受触动的模样,刘微轻声叹了一口气,继续讲解道:“还有雇农,这类农民最为凄惨,既没有耕地,也没有房屋,只能到地主家干活,产出的粮食是主家的,地的拥有权也是主家的,东西都是主家的,管吃管住有些微不足道的工钱,而贫农和雇农的数量占据全国人口总数七成以上。”

农民。

这是中华社会阶层的主体,超过数亿的农民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着,对他们而言,什么运动和革命都比不过田间地头的庄稼。

人必须先满足生存需求,才能满足精神需求。

粮食比天还大,比山还重。

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林婉的声音传了出来,一首诗道尽农民的辛酸苦辣。

忙活一年下来,吃不饱,穿不暖,如果遇到天灾就会遭受毁灭性打击,易子相食的景象就会不断上演。

别克汽车内有些沉默。

远方正在收割小麦的农民或者麦客,见到平稳行驶的别克汽车,眼中透出一丝羡慕和敬畏,接着埋头干活。

“粮食……”余华凝望窗外丰收景象,默默思索关于粮食的问题,他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人,有着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,什么半自耕农和贫农这些问题不该他操心,他在意的是粮食产量。

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近有抗日战争,数年之后饿死三百万人的河省大饥荒,远有因为粮食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问题。

饿死,是最凄惨和最可怜的死法,而中华饿死之人,不计其数。

“余华,怎么了?”看着陷入思索的余华,林婉询问道。

“没什么,我在想能否通过基因育种的方式培育高产麦种,我曾在一本外籍学术期刊上看过一篇关于作物杂交育种的文章,里面提出通过孟德尔先生创造的杂交试验法培育高产玉米,试验田亩产量数据达到公斤,提升非常多,这篇文章的作者准备攻关300公斤级高产玉米。”余华看了一眼林婉,整理一下思绪后,脑海记起不久前阅读的学术期刊文章,借机拖出基因育种的方法。

基因育种,可以简单理解为杂交育种。

育种作为一项科学性的工作,理论基础来源于遗传学,遗传学作为一门二十世纪新兴学科,还处于萌芽阶段,人们并未真正仪式到遗传学的真实价值和重要性。

全世界的作物育种基本采用纯系试验法,仅有美国和德国走在最前列,搞杂交试验法。

谷供

纯系试验搞作物产量提升较为困难,中华育种史始于1912年,然而,作物产量根本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,甚至说……没有任何改变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重生后,渣过我的全家下跪求原谅 强取男主后发现认错人了 以爱为名 观鹤笔记 重生五零,女兵上雪域高原 今天也在努力攻略哥哥们呢 绑定收藏系统,我成为了国宝 通晓古今:我拥王爷稳坐江山 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[八零] 在下姑苏慕容复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