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> 第214章 来京城凑要饭的

第214章 来京城凑要饭的(3/3)

目录

王守仁他爹王华如今是翰林院学士,身份太过敏感。没有主考官敢跟王守仁约什么定。

唐寅不知道程敏政为何将话题扯到了运气上面。

程敏政终于亮明了意图:“我打算收你做门生,如何?”

唐寅虽狂荡不羁,但不傻,更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。他晓得什么是约定门生。

身为举人,他自然知道主考大人话中之意。

唐寅沉默不言。

程敏政又道:“你有如此大才,答题控下平仄,应该不难吧?再给我看看你的笔迹。”

收约定门生不等于要泄题。只是让门生在答题中做记号而已。

别看卷子是糊名的。考官跟考生约定好,做个暗记很容易。譬如破题时每行第几个字是什么音。以平仄当暗记。

考前再看看考生的笔迹,做到万无一失。

万万没想到,唐寅竟对程敏政说:“座师。学生自诩有些学识。自信能够在会试时脱颖而出,拔贡殿试。”

“即便没有座师助力,学生也能杏榜提名,连登金榜。”

“千里马常有,伯乐不常有。学生不敢自比千里马,您却是伯乐。”

唐寅这话暗含深意。首先,他没有称呼程敏政为“程大人”或“程部堂”,而是直称座师。

说明唐寅已经同意依附于程敏政,当他的乖学生。

其次,唐寅又明确拒绝了程敏政的帮助。

这话翻译翻译就是:老师啊,没您帮忙,我也能成为贡士,去殿试搞个进士功名。

您就不用费心了。

不过不让您帮忙,不等于我不依附于您。

您照样是我的老师,亲爹一般那种。

以后我做了官儿,也会念着您的好儿。您让我往东,我绝不往西。

程敏政好心被拒,不但不怒,反而大喜过望。他是个爱才之人。何况唐寅这样全天下都数得上号的大才子?

且,程敏政在唐寅身上,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。

咱老程年轻的时候,也像他这般自信。当初中解元、中会元、中榜眼前,我也跟父亲说过,用不着托人找门子,我一样能高中。

程敏政夸赞唐寅:“果然是当世大才,成竹在胸啊!我坐等你杏榜题名,连登金榜!”

“到那时,我在府中为你摆下酒宴,替你庆贺!”

这场拜访,唐寅并未成为程敏政的约定门生。二人只是相互欣赏,成了忘年交而已。

程敏政也没有向唐寅泄题。老程虽然能力不强,但底线还是有的。

但徐经却搭上了程敏政仆人的线儿。

距离会试只剩下半月。考前第五日,要确定考题。

程敏政每天夜里都在书房琢磨考题。

大明的会试,绝不是后世有些电视剧胡编的那样,考官出个十几个字的题目,考生写篇文章就完事儿了。

会试要考三场九天二十二道题。

头场三天,考书义三道,经义四道。

二场三天,考论一道,策五道,诏、诰、表、内科各一道。

末场三天,考经、史、时、务、策五道。

卷子又分为南、北两卷。南方考生跟北方考生的部分题目是不同的。

其中最重要的是头场的书义、经义题,占“圈”的比重很大。

不管是古代科举还是现代高考,出题原理都差不多。

有考基本功的基础题,也有分辨个人能力的拉分题。

程敏政虽是主考,却不是出全部二十二道题。

他只负责经义题。

在经义题中,他故意出了一道古怪刁钻的。类似于高考数学最难的拉分大题。

他对这道题很是满意。是绝顶聪明的大才,还是中规中矩的中才,又或是狗屁不通的庸才,全看考生能不能做出这道题。

程敏政不知道的是,自己忙着写考题时,身旁给他研磨的贴身仆人程忠,一直在拿眼睛的余光瞥着纸面。

二月初九,贡院开门,学子们带着考试用物前来入龙门。

常风跟王守仁、张璁结伴而行,来到了龙门前。

常风望了一眼“贡院”二字,这里是多少代读书人的理想与追求。

三人进入了龙门。

不多时,唐寅和徐经也结伴进入龙门。

随着礼部主事敲响开试锣,弘治十二年会试,正式开始。

(本章完)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

目录
新书推荐: 楞严经修学法要 重生后我绑定了红颜祸水聊天群 人在娘胎,女帝修炼我变强 九零家属院:和闺蜜一起嫁糙汉 半岛:才不是梦女呢 绝世女帝掉马后,宗门全员追悔莫及 梵天幻域 年代:传奇之路 分手了你肯定后悔,因为我的银簪通古今 玉佩通古今,囤货娇养开国皇帝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