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4章张峰亲自上门做工作(1/3)
受各种因素影响,“兴光”鞋厂的销售额一直没有提升,甚至还在下降。
“中意”鞋厂却赶上了电商的风口,狠狠地发了一笔。
“中意”鞋厂甚至早就在东华工业园区建设了一个厂房,据说花了5000多万元。东华区的拆迁通知下来后,很快就达到拆迁协议,开始搬了过去。
过了几天,许光亚与一个是“兴光”鞋厂老板远亲的供应商闲聊,这个供应商说道:“潘青认为实业现在这么难做,不如借着拆迁的机会,干脆大家吃一顿散伙饭。早一日将厂房腾空,拆迁款就早一日到手。”
他说,克扣供应商货款的主意也是潘青想出来的。既然已经决定关门散伙,自然要坑供应商一笔。
工人们有区级、市级劳动局做后盾,不怕拿不到工资,供应商就倒霉多了,每家克扣一万多元,那就是几十万元钱。
不过,潘华并没有打算把“兴光”鞋厂三十多年的声誉毁掉,他还想继续做下去,于是兄弟俩的关系就闹得很僵。
“潘青这个人,唉。”这个供应商撇撇嘴。
许光亚觉得潘青这个人有点傲,平常眼睛长在头顶上,只用余光瞟人,说话总带着点架子。他一到工厂里,不管是供应商还是普通工人,都叫他一声“王总”,之后大家就不愿意接近他了。
比起潘青,潘华就亲和多了,大家都喜欢叫他“潘老师”,也有人叫他“华哥”。
有些工人在“兴光”鞋厂待了很多年,资格老,一旦碰到工艺上的难题就会朝潘华发火,会直呼其名。潘华也从不拿捏身份,笑呵呵地应了。
张峰听方解说起,“兴光”是东华路上的老牌子,那些刚更新过的鞋机暂且不说,员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
工人们老带新、新变老,人员一直相当稳定,主要是他们对“兴光”鞋厂很信任。
许多工厂的工人恨不得发日薪,生怕老板跑路。“兴光”鞋厂的工人却不愿取完每月的工资,只是支取个两三千元当生活费,其余费用依旧留在厂里,年底再一并结算。
在“兴光”鞋厂里,据说这样的工人有上百个,每月的工资至少有上百万元,按照这种结算法,能给厂里减轻了不少资金周转的负担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